| 设为主页 | 保存桌面 | 手机版 | 二维码
普通会员

江苏盱眙龙虾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海鲜 | 生鲜/速食 | 小龙虾 | 虾 |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徽六安霍邱县多措并举监测治理渔业重点养殖水域(稻虾)尾水
新闻中心
安徽六安霍邱县多措并举监测治理渔业重点养殖水域(稻虾)尾水
发布时间:2023-02-22        浏览次数:267        返回列表
   “中国生态稻虾第一县”霍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淮河中游南岸,面积和人口分别居安徽省第3位和第7位,是全国产粮大县、全省水产大县,农产品资源丰富,霍邱龙虾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境内有三大湖泊、四座中型水库、五条淮河支流,常年淡水资源总量10亿方以上,闻名遐迩的城东湖、城西湖绿波万倾、生态优良,沿湖区域水草丰美、土壤肥沃,为发展渔业及稻田养龙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2022年霍邱县水产品产量11.9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28亿元。特别是全县稻虾综合种养面积80.2万亩,小龙虾年产量9.4万吨,稻虾一二三产综合产值80亿元,带动23.4万人就业,帮助1.17万户脱贫户稳产增收,带动32万农民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位列全省第一、全市第一。
 
  “绿稻千重浪,蓼虾别样红”近年来,霍邱县紧紧依靠自身优势,多措并举推广生态种养技术,助力水产绿色发展,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一是建设水产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示范基地。重点示范推广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桶装箱循环水集约化养殖、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池塘标准化健康养殖、养殖水域尾水治理、大水面生态增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等助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全县已建成5个水产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示范基地,面积26500亩,建成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尾水治理示范点26家,改造塘口214口,面积4135亩;建设桶装箱养殖2500平方米。通过专业机构监测,各建设单位当年池塘养殖尾水循环利用和达标排放均提高10个百分点。
 
  二是进行全县重点养殖水域(稻虾)水质进行监测。根据《霍邱县重点养殖水域(稻虾)水质监测工作方案》,2022年11月-2023年元月,为摸清我县重点养殖水域及稻田养虾水环境状况,霍邱县龙虾产业协会、霍邱县水产学会组织全县水产技干,对全县重点养殖水域特别是沿城东湖、城西湖涉渔企业及稻虾综合种养户稻田水质进行监测,共监测31个乡镇(开发区)63家单位114个水样,测定指标包括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磷酸盐、硫化物等,总体养殖水域(稻虾)水质良好,特别是磷酸盐2022年11月、12月、2023月元月监测数据分别为0.109mg/l、0.042mg/l、0.038mg/l。参照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和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并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均低于该项标准淡水受纳水域养殖尾水排放限值0.4mg/l。(目前全国仅有湖南省、江苏省、海南省制定发布《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力争到2023年底,在全县范围重点养殖水域(稻虾)完成不少于500个水样的检测任务,基本建立全县重点养殖水域(稻虾)常规参数数据库,为进一步分析研判全县重点养殖水域(稻虾)水质状况,促进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三是开展稻虾田尾水治理工程。依托霍邱县小龙虾产业链科技特派团在“安徽龙虾第一乡”三流乡双塔寺村和张老园村开展面积约1000亩的稻虾尾水处理工程设施试点建设。2023年2月3日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何吉祥研究员、黄龙助理研究员在县水产业发展中心李进村正高级工程师陪同下已到试验示范点布置前期准备工作,目前,稻虾种养尾水监测设备和治理服务按程序正在办理招投标,2月份可在试验示范点正常开展稻虾尾水监测工作。初步计划一是对采样点稻虾综合种养尾水、入湖口及延伸断面水体和土壤进行采样、监测、分析,通过周年监测城东湖主要入湖口及延伸断面水质指标,纵向比较养殖期间(3月-6月)和非养殖期间城东湖水质指标,横向比较养殖区入湖口和非养殖区入湖口水质指标。通过综合横向和纵向比较,获得稻虾综合种养对城东湖水质的影响程度;二是加强宣传培训,普及绿色生态种养殖技术,减少投入品使用,提高投入品利用率,逐步优化稻虾综合种养管理措施,进一步减少养殖尾水排放,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三是设置原位净化、异位净化设施(包括生态沟渠、沉淀池、曝气池、过滤坝和生态净化池等),优化种养殖模式技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手段结合的方式,提高稻田自净能力。促进氮、磷等营养元素平衡,循环利用,降低对环境排放量。